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吟出文化自信与盛世华章

2022-05-17 17:13: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来自不同行业的诗词爱好者参加《2022中国诗词大会》

  出品方供图

  诗词之美,不止彰显了“气自华”的雍容气度,更可以载梦、传情、咏志、聚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诗词在当下仍能让我们从中汲取能量。近年来,文艺节目以诗词入题,在弘扬诗词文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新的时代旋律下,诗词类节目也需要推陈出新,从传承、普及向夯实认同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转变。

  走到第七年的《中国诗词大会》在这个层面上交出了答卷。《2022中国诗词大会》以人民为“纲”,以现实生活为“目”,以诗词为“索引”,讲述时代、世情和社会百业百态。节目分为江山、少年、燃、稻香、韵、遇见、天地、味道、飒、出发10个主题,首期即以“江山”为题,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创作团队深入剖析诗词与人民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诗词回应人民的需求。其中,既有“忆往昔”,如第二期节目中两道“身临其境题”,分别从《觉醒年代》《长津湖》经典片段中取材出题,点评嘉宾郦波、康震围绕当下青年与先烈建立的情感关联来解析题目,让观众更深切地体会到诗词蕴含的蓬勃之力;也有“照当下”,节目创新性推出“带诗词上太空”的环节,邀请杨利伟带领观众与身处太空的3位宇航员连线,并致以诗词问候……建党百年的风云际会、英雄戍边的慷慨无畏、全民抗疫的人间温情、浩瀚宇宙的昂扬征途、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都在节目中与诗词文化进行了碰撞。

  《2022中国诗词大会》还在电视节目形态方面进行创新。譬如,首期节目融入点评嘉宾康震赴新疆采风时的片段,将目之所及与诗词文化融合在一起,既表达了诗词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主旨,也丰富了节目的趣味性。第二期节目,一段李清照与侍女的剧情演绎,不仅为选手提供了两道妙趣横生的题目,也衍生出《如梦令》写作背景的探讨。无论是在“文化+旅游”中探索诗词类节目的表达边界,还是在出题环节加入情景化、剧情化呈现,都投射出文艺节目创作与诗词创作一样,“诗有恒裁,思无定位”。

  潜下心与观众沟通是一档节目的必由之路。当诗词的触角伸向浩瀚苍穹和神州大地,伸向奋斗一线和田间地头;当谈诗歌的景象不仅出现于少长咸集、高朋满座的文化雅集,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景观,诗词文化真正做到了“诗入百姓家”。只有充分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情境,诗词文化才能得到更纵深的发展,文艺节目才能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不仅仅对于《2022中国诗词大会》而言,对整个题材、类型节目亦然。(胡智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资讯

热门推荐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公益法援社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30041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