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水质变化可智能识别 武汉水空间有了“一张图”

2023-03-23 15:17:07 来源:长江日报
  将河流、湖泊、水库、水务基础设施等数据集合在一张电子底图上,实现数据集成、集中应用。3月22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当日举行的2023年长江经济带(武汉)水·生态环境科技博览会上获悉,由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下称“市水科院”)推进的“武汉市水空间一张图平台”已于近期完成,并投入实际运用。
  “以往,湖泊、水库等水空间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部位,调取数据往往需要跨部门、跨人员,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武汉市水空间一张图平台”项目负责人、市水科院规划室负责人谢珊介绍,武汉市域内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堤防800余公里,这些水空间构成要素产生的数据极为庞大,亟需整合。“水空间一张图”通过整合全市地形、遥感、水资源和水务基础设施空间信息和属性,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水务规划研究提供基础平台。
  谢珊介绍,该项目于2021年底启动,由市水科院成立项目组,采用高精度地形图和高清遥感影像图作为底图,在对已有的全市水空间数据进行汇集和补充完善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甄别,通过实地查勘调查、遥感影像对比等方式进行查漏补缺和修订,于2022年7月基本形成“水空间一张图”的框架和数据库。“这就相当于零散的数据有了一个统一的‘底板’。”
  目前,“水空间一张图”基于统一的数据库延伸出了多个应用板块。其中,“水体岸线监测板块”利用遥感影像,智能识别河湖库管理范围内建构筑物及其变化情况,辅助河湖库岸线管理、违章违法行为监测识别等;“流域水污染预警预测板块”可智能分析主要污染物来源,对湖泊水环境变化和蓝藻爆发趋势提前预警预判。
  “水务体系还在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仍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一张图’还要继续丰富、完善,实时更新。”谢珊表示,下步,“水空间一张图”将探索从平面图升级为三维立体图,为城市内涝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城市水务核心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资讯

热门推荐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公益法援社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30041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