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感恩民警前后26次打电话对接,他说,一定督促儿子好好做人!

2023-03-08 14:01:5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日前,罪犯胡某的父亲将一面写有“一线牵千里,温暖狱心间”的锦旗,送到了浙江省第五监狱民警王晓平和祝恒杰手中,嘴里不住地表示着感谢:“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监狱执法的公平公正,我很感动,我一定会督促我儿子遵守假释期间的各项管理规定和要求,好好做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99年出生的罪犯胡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个月,2021年3月投入省第五监狱服刑改造。改造之初,胡某对严格规范的监狱管理很不适应,且由于个人性格脾气之故会因各种琐事与他人产生矛盾。民警虽然耐心教育多次,但收效甚微。在一次视频会见中,当胡某父亲问起其改造情况时,民警王晓平安慰老父亲说,胡某在监狱改造开始表现一般,后来在政府和警官的不断教育感化之下,一想到老父亲,就后悔不已,现在正在努力争取减刑假释奖励。老父亲听完后很欣慰,并再三叮嘱胡某要听从政府教育、服从民警管教,争取早日新生。

  民警的鼓励和鞭策,让胡某记在了心里。视频会见结束后,罪犯胡某羞愧地低下头说:“谢谢警官在我父亲面前这么说,我一定在今后的改造中遵规守纪、积极改造,决不让警官和家人失望!”从此,胡某改造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2022年11月,通过努力终于符合要求,提请呈报假释。

  然而,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减刑假释庭法官在审理罪犯胡某假释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其村委会证明、家庭成员情况,以及父母职业等信息都不齐全,需要在3日内补齐所需材料。

  减刑假释是罪犯和家属最为关注的执法工作,也是司法公平正义的直接体现,于是,办案民警祝恒杰第一时间联系了胡某父亲。

  祝恒杰耐心的将需要补充的材料一一告诉其父亲,并且对材料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也进行了说明。然而第一次提供回来的村委会证明等材料信息不够完整,家庭成员职业以及居住地情况仍需要进一步进行补充,眼看一天时间即将过去。面对着一连串琐碎繁杂的手续,识字不多的老父亲犯了难,觉得是因为自己表述不清楚而导致材料的事情未办理好,一边想早点看到儿子,一边却感到无能为力。祝恒杰了解到情况后,安慰说:“老人家,有什么困难你告诉我,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我们都会尽全力去办理。”

  祝恒杰先让老父亲要来了其村委会的联系方式,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祝恒杰与村委会、当地司法部门以及胡某父亲通过种种方式先后沟通了26次,终于顺利将村委会证明等材料提交到办案法官手中。日前,胡某终于顺利假释,于是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资讯

热门推荐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公益法援社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30041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