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首次曝光!“亚洲之最”武汉图书馆新馆长这样

2023-06-21 15:06:46 来源:长江日报

  正在建设中的武汉图书馆新馆什么样?6月20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70周年成果巡回展在武汉昙华林当代艺术中心开展,一座按照1∶175比例制作的武汉图书馆新馆建筑模型首次亮相,吸引众人目光。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董丹申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建筑师参与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密切,所以这次展览主题定为“民本视域下,建筑创新的在地共生”,展期从6月20日至7月2日。

  “建筑师要站在城市市民的角度,去审视建筑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董丹申表示,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经过70年磨砺,越来越觉得设计院要结合“以民为本”的思想,为人民而设计,创造真正的人民城市,这也是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

  据了解,武汉图书馆新馆项目由荷兰建筑事务所MVRDV和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共创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4.23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项目位于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核心地段,常青路与云彩路交会处,紧邻宝丰路高架,位置醒目。

  MVRDV创始合伙人Jacob van Rijs现场介绍武汉图书馆新馆设计理念,方案融合了传统和非传统的功能,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人文互动、阅读和工作室空间。武汉本身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给予设计最大的灵感,独特的三面流线型设计,彰显百湖之城在两江交汇处的独特地位,将成为武汉市令人瞩目的新地标。

  记者在二楼展览区看到,三个大型观景窗将建筑与周围环境在视觉上连接起来,透过窗口,图书馆内部的动态一览无余,从而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建筑外部,体现出武汉城市的“开放性”“互动性”“公共性”,以三个大窗口,分别将大自然的美好(北面湖泊和公园)、市民的文化生活(东面共享广场)、现代城市文明的高点(南面商务区)引入图书馆。作为“第五立面”的屋顶部分,从旁边大楼俯视,将形成非常显著的地标特色。

  建筑内部,以知识之谷体现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空间格局,使人们感受城市与江河交汇所产生的丰厚人文底蕴。置身于此,如同游走于城市之中,令人流连忘返。

  建成后的新馆将进一步完善武汉市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满足阅读、学习、交流、创新等功能需求,未来将集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和研究资源于一体,助力武汉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武汉创造了一个真正的集社交、知识为一体的公共文化中心。

  除了武汉图书馆新馆建筑模型,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中共诸暨一大红色教育基地、枫桥古镇更新项目、杭州亚运会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荆州遗址博物馆、宜昌茶旅小镇等多个项目成果,吸引不少参观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资讯

热门推荐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公益法援社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30041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