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明星

陈佩斯:喜剧和悲剧就是一个混合体

2023-04-21 14:22: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前,话剧《惊梦》宣布2023全国巡演启程。4月28日至5月7日,这部由毓钺编剧,陈佩斯导演,陈佩斯、陈大愚父子主演的话剧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佩斯说,《惊梦》其实是如今多样化喜剧作品中的一脉,很荣幸赶上一个好的时代,能在喜剧大潮中独树一帜,也很高兴能够有同行的人。
  平时,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也会拍一拍短视频,收获了不少粉丝。他很看好短视频创作者们,也感叹短视频拍摄普及程度之高,“理想中的艺术都应该这样,老百姓自娱自乐是最好的事。”
  谈《惊梦》:它在结构上是悲剧
  话剧《惊梦》以传统戏班的命运作为主线,讲述了昆曲戏班和春社在战乱年代竭力求生存的故事。其中,昆曲几乎不参与情节转换,但惊艳了很多观众。
  《惊梦》是悲剧还是喜剧?陈佩斯认为,从结构上来说,它是悲剧;但在舞台行动中,又从故事情节里生出很多形成喜剧的条件,它能创造出观众的笑声。
  

  陈佩斯、陈大愚接受媒体采访。
  也就是说,《惊梦》的大结局是悲剧,但这种喜剧化的处理,一直包裹着舞台的情节和行动到结束。陈佩斯把这当成是一种尝试,“就是在悲剧中去贯彻我们的一个喜剧精神。”
  他说,喜剧和悲剧不是泾渭分明的,不是非黑即白的,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混合体。就像一座刀锋一样的山,两边都是峭壁,这边是悲剧,那边是喜剧,“我们一直在这中间游走。”
  谈剧组:创作氛围特别好
  从剧本创作到搬上舞台,主创团队花了3年时间去打磨《惊梦》。自2021年首演以来,巡演40余场后,豆瓣评分即达到了9.4分。
  陈佩斯透露,《惊梦》剧组的创作氛围特别好,相互之间的帮助也很多,“在这种氛围里创作出来的东西,想不好都不成。”
  做导演,不是陈佩斯的本行,因此他经常会和主创们“坐而论道”,“在我不断跟他们一起试错的时候,大家的心都往一个地儿使,就能找出最好的方案来。”他说。
  “好多方案都是在排练过程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看观众反馈,效果一出来还真行,心里特别高兴。”陈佩斯认为,这种摸索出来的东西特别美妙。
  有一场戏,是戏班把常少爷藏了起来,这就是排练中后加进去的。与此类似,很多东西都是在排练中碰撞出来的,故事讲起来就更漂亮,角色关系也就更加紧密。
  谈演戏:体验生活,复制生活
  在《惊梦》中,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同台切磋”,和其他演员一起演绎了一个曲折的故事。陈大愚饰演的常少爷是个戏痴,为大悲大喜的剧情增添了不少喜剧的亮色。
  “我这个角色的身份,就是一个‘麻烦制造者’,承载着许多喜剧因素。”常少爷一出现,往往会推动剧情往前走。陈大愚说,要是大家看到自己出场会笑,那就说明我们的设计成功了。
  对陈大愚的表现,陈佩斯其实没有太担心:之前《阳台》那样的大戏陈大愚都可以“拿下”,《惊梦》对他来说就不会有特别大的困难。要说难,那可能难在“时代”。
  “时代差距太大,他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太困难。然后我们也就是帮一帮,有些不到的地方,多给他提一提、点一点。”但陈佩斯心里很笃定,在技术层面,陈大愚能完成这部戏。
  “有的戏我们会提示他,喜剧的任务完成了,但人物方面的东西有时会‘丢’。”陈佩斯介绍,由于角色原因,陈大愚的戏往往特别“抢戏”,所以经常地要控制一点。
  对陈大愚在剧中的表现,他评价为“完成任务”,“尤其到最后那场戏,人物情绪很难拿捏,需要很强的肢体语言和表达能力,全靠自己能不能理解。”
  陈大愚半开玩笑地说,从性格看,常少爷和自己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此外,作为演员,要把生活中的体验记录下来,然后能够“复制”出来,这对塑造角色有帮助。(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资讯

热门推荐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公益法援社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30041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