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心理健康价值认同,让心理老师不再“身兼数职”
2023-06-06 15:06:4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是心理学硕士,希望从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可入职后,学校安排我‘身兼三职’,担任语文老师的同时还是班主任并兼任心理老师。”一位去年入职的小学心理老师表示。据媒体报道,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指挥棒影响,学校和家长普遍更关注学生成绩,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心理老师往往身兼不止一项工作,甚至哪里空缺就到哪里填补。 不论是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等人际交往问题,还是早恋等青春期烦恼,抑或是学业压力和厌学情绪,青少年不可避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疏导乃至治疗,中小学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成为一种刚需。 但在现实中,部分中小学还没有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有些学校即使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甚至是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也没有实现“专业人做专职事”,既担任语文老师又担任班主任,理应是本职的心理老师反倒成了兼职。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哪里有空缺,就让心理老师去“补位”,心理老师在一些学校成了“工具人”。这不仅增添了心理老师的工作负担,导致他们分身乏术、角色冲突,也会影响心理老师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要让心理老师被“看见”、被尊崇,改善和优化心理教师的职业生态,关键在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认同,在价值排序中将其置放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只有让心理老师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善待,他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
上一篇:关怀,是最好的处方
下一篇:夏季出汗又多又臭 警惕臭汗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资讯
2022-05-17 18:45:39
2022-05-17 18:45:39
2022-05-17 18:45:39
2022-05-17 18:45:39
2022-05-17 18:45: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