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我专家找到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优化方案

2022-11-14 14:04:10 来源:科技日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抗凝治疗是减少血栓事件的关键。记者13日获悉,由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开展的研究证实,采用术后高剂量延长注射比伐芦定2—4小时,可显著降低30天急性心梗患者死亡或大出血复合事件风险,有望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指南和临床实践。该成果日前在《柳叶刀》发表,影响因子高达202.73,创全军心血管领域医学研究最高纪录。

  据了解,关于比伐芦定和应用了数十年的传统药物肝素两种抗凝治疗方案孰优孰劣的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以往的循证医学证据存在很多矛盾之处,国内外指南的推荐也大相径庭。为了解决这一非常重要又充满争议的临床问题,韩雅玲牵头发起了“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比伐芦定高剂量延长注射与肝素单药对比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该研究自2017年12月开始方案设计和准备,2019年2月正式启动,历时近5年。其间,研究团队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在全国87家心脏中心共计入选6016例发病48小时内,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对比了比伐芦定+介入术后高剂量延长注射2—4小时与肝素单药两种抗凝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证实,在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中,采用比伐芦定+PCI术后高剂量延长注射的治疗方案与传统的肝素单药治疗方案相比,可使30天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对风险降低31%,其中全因死亡相对风险降低25%,大出血相对风险降低79%。同时,比伐芦定治疗使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相对风险降低67%,具有显著的疗效和更好的安全性。

  相关专家指出,这项研究为STEMI急诊PCI的优化抗凝治疗的选择提供了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对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指南和临床实践将起到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资讯

热门推荐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公益法援社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30041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