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

《新生万物》开播,让非遗文化与人间烟火双向奔赴

2023-01-09 11:27:55 来源:网络

  日前,由杨澜担任发起人的首档非遗焕新纪实节目《新生万物》在江苏卫视开播。节目聚焦“新生”,一方面用发现者和体验者的视角,陪伴观众领略非遗技艺如何在岁月传承中历久弥新;一方面以参与者和助力者的身份,挖掘文化精粹,打造非遗文创,为非遗“新生”赋能。

  

 

  首期节目围绕主题“故乡就在我们的味蕾里”,走进江苏扬州富春茶社,深度体验国家级非遗项目“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一壶水煮三省茶,百种点心齿留香。137年来,富春茶社将花、茶、点、菜结合,色、香、味、形俱佳,闲、静、雅、适取胜的“富春味道”镌刻在了一代又一代扬州人的味蕾记忆中。成就这一切的,是富春茶点的制作者们对待食物、对待食客始终如一的态度。

  

 

  首期《新生万物》节目中,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和杨澜以向非遗传承人“拜师”学艺的方式,挑战制作三丁包、翡翠烧卖、淮扬名菜烫干丝,在选料严格、制作精细、造型讲究的技艺体验中,感受富春茶点的制作者们精妙绝伦的手上功夫,以及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之情与敬畏之心。

  从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永珍、淮扬菜泰斗居长龙60多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到每个包子32个褶、每块老白干横批成30片的精细工艺……在富春茶社,很多员工从学徒干到退休,奉献了一辈子。

  单霁翔和杨澜感慨道,“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绝不降低标准的追求,师傅带徒弟、徒弟成了师傅又带徒弟的传承,让食客们在点点滴滴中吃出“爱”和“美”。

  

 

  《新生万物》还通过外卖任务,走进扬州百姓的生活场景,聆听他们讲述“陪台湾舅公吃包子”“那是妈妈走的时候留在冰箱里的食物”“买六笼包子去新加坡看女儿”的情感故事。

  如何将可贵的非遗精神发扬光大?又如何让非遗的“新生”拥有更多的可能?《新生万物》首期节目为富春茶点量身定制焕新思路:单霁翔提出建立一个企业博物馆,让大家一走进陈列室,就能对这家有着137年传承的茶社肃然起敬,也能让一代代的员工从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和文化的自豪;设计师胡传健、于进江以“文化”为创新主题,提出了打造糕点磨具和文创瓷器的创意,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包装上的新生,还有传播上的新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资讯

热门推荐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公益法援社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3004175号-1